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泉水叮咚

泉水叮咚------我是一泓清泉 流淌在山间。

 
 
 

日志

 
 

【转载】书法飞白之我见  

2014-10-26 21:54:1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红荷彩韵《书法飞白之我见》
 书法飞白之我见

  飞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一种特殊的书法,笔画中露出一丝丝的白地,像用枯笔写成的样子。也叫飞白书。"古今书法中少见也不提倡全用飞白作书,只是将飞白作为一种特殊的书写技法运用到书法当中,使得文字墨色不一,笔画多变,觉上产生冲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体现出书写者对书写技巧的把握程度。
一、飞白之美
  书法中运用飞白,体现出一种艺术美。
  首先,运用飞白会产生笔画美。倘若飞白运用得好,有的笔画似流星划过苍穹,有的如快艇急驰水面,有的如悬崖瀑布飞纵,有的像织布细线伸展,有的若女子秀发随风飘动……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细观古代书家所运用的飞白,在其强烈的书法风格中都蕴含着怡人的笔画美:王羲之的飞白楚楚动人,王献之的飞白顾盼生姿,颜真卿的飞白酣畅纯厚,欧阳询的飞白严谨险劲,赵孟頫的飞白清丽秀逸,米芾的飞白痛快淋漓,怀素的飞白潇洒自如……
  其次,运用飞白可使单字增辉不少。单字中的飞白和其他笔画虚实相生,具有图画美,间或具有装饰美。有时,单字中的其他笔画写得平淡无奇,若恰当运用飞白,可使该字顿时抢眼;有时,飞白还可掩盖或挽救一字中不明显的败笔,收到转移着眼点的效果;有时,在单字的某竖画中恰当运用飞白,以求得相对稳定,达到欹不失正、正中寓欹的平衡效果。
  此外,上述飞白之美体现在一幅书法作品中,无不有利于产生整体美。整幅作品中的飞白,有的如山涧一泓清泉,清新自然;有的似花朵零星点缀少女衣裙,款款生情;还有的像孩童在母亲怀里玩耍,富有情趣,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飞白的轻重徐疾中,可以反映出书写的节奏,这也是增强作品整体美的表现之一。
二、飞白之用
  一般情况下,行书和草书中运用飞白较常见,楷、隶、篆书中用得较少。这种现象大概是由各种字体的笔画特点、作品的章法、书写的速度等因素所致。
  单就笔画而言,飞白较多地用于竖、提、横画中,少用于其他笔画,这主要是由笔画形态、运笔过程和书写风格等决定的。至于飞白用在一字中的主笔还是次笔,要特别注意是否得当。有时在主笔中运用飞白,失当便失却重心,得当则有利于尽情施展笔画美;有时在次笔中运用飞白,失当会产生缺失,有失饱满,得当则起到点缀或装饰之美。
  飞白一般用于笔画的中部或尾部,要求运笔自如,过渡自然。其中,飞白的尾部,有回锋,有的露锋,一般视书写风格、速度、运笔等情况变化使用。
另外,在一定中上笔与下笔相连处,或是上字的末笔与下字的首笔相连处,恰当运用飞白可增强一定的美感。但飞白牵丝要宽窄、长短得当,承接转合要自然而不失力度,并且要求飞白牵丝不宜过多。
三、飞白之忌
  运用飞白作书,要求恰到好处,因此在书写过程中有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忌飞白出现单字起笔处或笔画的前端,或过多出现在一幅作品的首字。否则,整个字或整幅作品便失去气势,使得"立"起来的力量锐减,即不能"造势"。其原因是单字起笔处出现飞白有显散漫,也不合笔法规范;首字过多出现飞白则显轻浮,也不合章法。二者都违背了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
  二忌一字多飞白,即一般在字的一笔中出现飞白,少有两笔同时出现。倘若一字中过多出现飞白则导致笔画不实,有飘浮之嫌,其原因可能是在运笔过程中没有掌握好轻重徐疾,心(眼)到而手未到,没能控制好节奏。当然,有些书写者故意追求多用飞白之美,这或许值得研究。
  三忌整篇多飞白。整幅作品中过多运用飞白,易导致松散不实,气断而乏力。飞白在整幅作品中只能起点缀作用,以少胜多,以巧胜多,以精胜多,方可增强整体美。这就要求书写者在创作前充分做好整体考虑。而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有所变化也是很正常的,那就看书写者的驾驭能力如何了。
  四忌飞白过长。有人会问,古今书法名家中不是有将飞白拉得很长的例看待,那是风格的展现,是书艺已达到一定境界而情感自然流露的具体表现。一般书写者不要刻意去追求用过长的飞白凸现自我,要打好书法基本功,循序渐进,达到自然表现的最佳境界,方能将飞白运用得长短适宜、挥洒自如。
  五忌飞白软弱乏力和不自然。仔细研究书写高手的飞白,均刚柔相济,多用中接,水到渠成,浑然一体,神采奇妙。这是习字者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书法创作中的"飞白"指什么? 

"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如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记载:"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为之飞。"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可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当然书法的功力在"飞白"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书法中的枯笔和飞白.
书法中的枯笔是写了很多字后笔上的墨不是很多了用笔抹出来的.飞白是笔的运行中通过对笔提按.快慢的控制写出来的.枯笔的线条没有张力也没有弹性.是一种败笔.飞白在写的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笔上墨的多少.通过对笔的控制写出来的线条可快可慢.可润可燥.可粗可细..........如果写的自然.顺势而行的话会有一种屋漏痕的感觉.

   


 炎炎夏日,走进县文化馆六楼的书法工作室,见到了一位衣着朴素,面容和善,神采奕奕的书法家正在细细品味着参加“中日艺术文化交流”年展上带回来的资料。他就是成功发掘并传承了汉代飞白书法的原文化馆馆长葛芍麟先生。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他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断致力于对飞白书法的研究和传承,更为他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葛芍麟先生(笔名麒麟子)1953癸巳年惊蛰时分出生在江苏东海苏鲁交界处的羽山脚下。那里是印地安“羽蛇文化”的发祥地,是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出生地,古老羽山的历史渊源早已载入《史记》。源源山泉水,茫茫人生路。葛芍麟先生踏着山泉长流水一路走来……历经10余个单位,在20多年正式工和临时工生涯中磨炼出了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性格。艰苦的环境,波折的人生,并未影响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反而激发了他的更大热情,铸就了他博学多才的技能。他曾进修于武汉书法专修学院,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历任文化站长、剧团团长、稽查队长、文化馆长等职。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戏剧家、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神州博艺美术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东海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飞白书法作为传统书法系列中的一种古老书体,为东汉的蔡邕所创。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扫帚刷墙,刷到尽时,时而出现丝丝露白飞动飘逸的现象,蔡邕得到启示,便创作了飞白书法。就如何与飞白书法结上情缘,葛芍麟先生用富于故事性的情节向我们做了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他遇见民间艺人兜售的竹笔象形花鸟字,并耐着性子观摩书匠的“临场笔会”,从竹笔运行到干枯时划出丝丝露白的效果和特有的“飞白”韵味引起了他的注意。其后,又看到浙江余杭出土的唐代《尉迟敬德墓志盖》上石刻的正宗飞白书运笔痕迹,特别像竹笔象形字的运笔,葛老从中很受启发,并进行相关研究对比,发现“失传”已久的中国汉代飞白书法并未失传,只是被民间写字匠一味追求象形和颜色掩盖了丝丝露白特有的飞白效果,从而使真正的飞白书被演化成竹笔象形字,又从竹笔象形文字演化成俗不可奈的民间蹩脚花体字而呈现在各大城市旅游景点和街头巷尾。葛芍麟在提到飞白书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笑呵呵地说:“上天对我很好,或者说是老天看我上半生吃了不少苦,下半生应给点恩惠,就让我与飞白结缘,并有幸到国内外小逛,甚是满足。”
    葛芍麟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坚韧不拔的信心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内因。在研究飞白书法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少挫折,有人说飞白书登不了大雅之堂,劝他停手,还有不少人讽刺挖苦不屑一顾,但最终都没有动摇他研究飞白书法的信念。据了解,飞白书法在唐宋时代,曾有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等多位皇帝倡导并身体力行,更有王羲之父子、欧阳询、萧子云等历代书圣大家们的钟爱,从而使飞白书成为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争相搜求收藏的宫廷御书。可能是因为战乱,飞白书至明清后濒临消亡,目前保留下来的资料非常少。所以在探究飞白书法的20多年中,葛芍麟先生切身感受了飞白书法的魅力。曾三次到西安碑林和昭陵博物馆,两次到河南的堰师寻觅飞白书法踪迹。在天津他发现了《三十二篆体金刚经》中的篆书飞白和鸟篆飞白,他还获得了唐太宗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和武则天《升仙太子之碑》的飞白书拓片,这都为他日后研究飞白书法提供了珍贵资料。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葛芍麟先生掌握了篆、隶、楷、行、草各体飞白技法,把丝丝露白、飞动飘逸、遒劲若钢丝、飘逸如浮云的特点表现的淋淋尽致。他所创作的大量作品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共同肯定和好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楷书飞白:《鹅池》;行草飞白:《幽静草》、《蝶恋花》;篆书飞白:《怀素与颜真卿论书句》、《五代韦庄句》、《丰子恺联句》、《十二生肖象形文字》;飞白书刻《关山月》等。其中《丰子恺联句》荣获“第四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赛”创作二等奖,并被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授予“华人艺术界资深书法家”荣誉称号。作品相继入选《世纪末名人成就大典》和《1949—2009新中国书法家选集》;2010年2月上海《咖啡文化》刊载《开创飞白书法新天地》文章,重点介绍了葛芍麟先生的飞白书法。同年6月,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邀请,在澳门世界非遗景点卢家大屋举办的飞白书法展演,受到世界友人和港澳同胞的高度赞扬,澳门《濠江日报》新闻作了专题报道,并在庆祝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中以英文版向国内外友人作了重点推介,其作品《关山月》也被葡萄牙友人收藏。今年又赴日本参加“中日文化交流年”活动,其两幅作品被日方友人收藏,并获得“中日文化交流大使”称号。目前,这一古老的书体已被收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人生的道路上葛芍麟先生时刻把“以德感人、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理服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胸怀坦荡、问心无愧”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尺。这为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终于让失传已久的中华瑰宝,宫廷御笔飞白书法再放异彩。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葛芍麟先生还特别注重对年轻后备人才培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在澳门大学的学生杨敏玲,她的作品严格继承了飞白书法的特点。自编的《飞白书法探究》一书即将出版。
    与书法共舞,与事业同荣。在任期间,葛芍麟先生为县文化馆争创“国家一级馆”,并荣获全县文化系统突出贡献奖。离任后,他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挖掘整理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上,他传承的飞白书法已经成为他以书会友的名片。他想在有生之年建成“中国飞白书法艺术苑”,我们欣喜他“胸怀坦荡信步走,任风东西南北吹……”



潜心飞白传承文化精髓

    炎炎夏日,走进县文化馆六楼的书法工作室,见到了一位衣着朴素,面容和善,神采奕奕的书法家正在细细品味着参加“中日艺术文化交流”年展上带回来的资料。他就是成功发掘并传承了汉代飞白书法的原文化馆馆长葛芍麟先生。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他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断致力于对飞白书法的研究和传承,更为他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葛芍麟先生(笔名麒麟子)1953癸巳年惊蛰时分出生在江苏东海苏鲁交界处的羽山脚下。那里是印地安“羽蛇文化”的发祥地,是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出生地,古老羽山的历史渊源早已载入《史记》。源源山泉水,茫茫人生路。葛芍麟先生踏着山泉长流水一路走来……历经10余个单位,在20多年正式工和临时工生涯中磨炼出了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性格。艰苦的环境,波折的人生,并未影响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反而激发了他的更大热情,铸就了他博学多才的技能。他曾进修于武汉书法专修学院,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历任文化站长、剧团团长、稽查队长、文化馆长等职。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戏剧家、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神州博艺美术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东海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飞白书法作为传统书法系列中的一种古老书体,为东汉的蔡邕所创。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扫帚刷墙,刷到尽时,时而出现丝丝露白飞动飘逸的现象,蔡邕得到启示,便创作了飞白书法。就如何与飞白书法结上情缘,葛芍麟先生用富于故事性的情节向我们做了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他遇见民间艺人兜售的竹笔象形花鸟字,并耐着性子观摩书匠的“临场笔会”,从竹笔运行到干枯时划出丝丝露白的效果和特有的“飞白”韵味引起了他的注意。其后,又看到浙江余杭出土的唐代《尉迟敬德墓志盖》上石刻的正宗飞白书运笔痕迹,特别像竹笔象形字的运笔,葛老从中很受启发,并进行相关研究对比,发现“失传”已久的中国汉代飞白书法并未失传,只是被民间写字匠一味追求象形和颜色掩盖了丝丝露白特有的飞白效果,从而使真正的飞白书被演化成竹笔象形字,又从竹笔象形文字演化成俗不可奈的民间蹩脚花体字而呈现在各大城市旅游景点和街头巷尾。葛芍麟在提到飞白书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笑呵呵地说:“上天对我很好,或者说是老天看我上半生吃了不少苦,下半生应给点恩惠,就让我与飞白结缘,并有幸到国内外小逛,甚是满足。”
    葛芍麟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坚韧不拔的信心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内因。在研究飞白书法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少挫折,有人说飞白书登不了大雅之堂,劝他停手,还有不少人讽刺挖苦不屑一顾,但最终都没有动摇他研究飞白书法的信念。据了解,飞白书法在唐宋时代,曾有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等多位皇帝倡导并身体力行,更有王羲之父子、欧阳询、萧子云等历代书圣大家们的钟爱,从而使飞白书成为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争相搜求收藏的宫廷御书。可能是因为战乱,飞白书至明清后濒临消亡,目前保留下来的资料非常少。所以在探究飞白书法的20多年中,葛芍麟先生切身感受了飞白书法的魅力。曾三次到西安碑林和昭陵博物馆,两次到河南的堰师寻觅飞白书法踪迹。在天津他发现了《三十二篆体金刚经》中的篆书飞白和鸟篆飞白,他还获得了唐太宗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和武则天《升仙太子之碑》的飞白书拓片,这都为他日后研究飞白书法提供了珍贵资料。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葛芍麟先生掌握了篆、隶、楷、行、草各体飞白技法,把丝丝露白、飞动飘逸、遒劲若钢丝、飘逸如浮云的特点表现的淋淋尽致。他所创作的大量作品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共同肯定和好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楷书飞白:《鹅池》;行草飞白:《幽静草》、《蝶恋花》;篆书飞白:《怀素与颜真卿论书句》、《五代韦庄句》、《丰子恺联句》、《十二生肖象形文字》;飞白书刻《关山月》等。其中《丰子恺联句》荣获“第四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赛”创作二等奖,并被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授予“华人艺术界资深书法家”荣誉称号。作品相继入选《世纪末名人成就大典》和《1949—2009新中国书法家选集》;2010年2月上海《咖啡文化》刊载《开创飞白书法新天地》文章,重点介绍了葛芍麟先生的飞白书法。同年6月,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邀请,在澳门世界非遗景点卢家大屋举办的飞白书法展演,受到世界友人和港澳同胞的高度赞扬,澳门《濠江日报》新闻作了专题报道,并在庆祝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中以英文版向国内外友人作了重点推介,其作品《关山月》也被葡萄牙友人收藏。今年又赴日本参加“中日文化交流年”活动,其两幅作品被日方友人收藏,并获得“中日文化交流大使”称号。目前,这一古老的书体已被收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人生的道路上葛芍麟先生时刻把“以德感人、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理服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胸怀坦荡、问心无愧”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尺。这为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终于让失传已久的中华瑰宝,宫廷御笔飞白书法再放异彩。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葛芍麟先生还特别注重对年轻后备人才培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在澳门大学的学生杨敏玲,她的作品严格继承了飞白书法的特点。自编的《飞白书法探究》一书即将出版。
    与书法共舞,与事业同荣。在任期间,葛芍麟先生为县文化馆争创“国家一级馆”,并荣获全县文化系统突出贡献奖。离任后,他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挖掘整理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上,他传承的飞白书法已经成为他以书会友的名片。他想在有生之年建成“中国飞白书法艺术苑”,我们欣喜他“胸怀坦荡信步走,任风东西南北吹……”



书法之“飞白” 要从自然来

       1、书法: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可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当然书法的功力在"飞白"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也叫飞白书。如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记载:"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为之飞。"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可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当然书法的功力在"飞白"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2、中国画:其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虚实相济的典型表现。

  3、汉语修辞:在修辞学上,明知其错而故意仿效的修辞方式,叫做飞白。所谓“白”就是白字的“白”,即别字。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



  评论这张
 
阅读(2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